3月31日下午,弘毅大讲堂走进许昌市农业科学院育苗试验场。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杨立军博士,小麦育种专家田香伟、农艺师张存利在田间地头为同学们上了一场生动的实践课。许昌学院副院长潘春彩、弘毅书院党委书记李立夏同47名学生代表一起聆听。
副院长潘春彩指出,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免耕播种机、智慧农业物联网……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各式各样的新农具成为农业生产的“新式武器”,而操作这些新农具的生力军正是新一代年轻大学生。这就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国家战略部署,将科技的力量带到田间,让种地变得“高大上”。
杨立军院长全面剖析了农业的重要性和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他讲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青年大学生要了解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要认识到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田香伟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试验田,并介绍了许昌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的分布情况。详细讲解了粮食从何而来,种植与播种季节、播种地区的关系,如何通过选种、选育、改变穗数来提高产量等农业知识。张存利老师介绍了春小麦和冬小麦两种不同品种的生长条件与适应能力,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各种病症,他强调,试验田坚持“治虫不治病”的原则,唯如此才能够培育出优良的小麦品种,进而提升现有耕地的增产潜能。
研学活动完成后,同学们收获颇多,纷纷表示,这次研学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也看到了现代化科技背后的农业发展。
2022级物联网工程T4班的郭欣可说:“很高兴有机会走进许昌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各位老师的讲解,我看到了农业专家们使用对照法将不同品种的小麦在相同时间、温度、水分、土壤肥力的条件下进行栽培,然后根据存活率和产量,最终选育出最适合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明白了不同地区因气候和水分的不同,适合种植小麦的品种也不同。此次活动拓宽了我的视野,更新了我对农业发展的观念,加强了我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2022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一赵忠祥说:“走进农田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生机,也看到了农业强国背后的薪火相传。探索之路并不平坦,此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农业科学家心系国家、心系农业、心系农民的情怀,坚定了我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毕业后扎根基层的信念。”
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班的崔粮毅说:“通过本次活动,我详细了解了小麦及其他农作物的培育过程。沉浸式体验到农科院的广阔试验田,了解的越深越发感受到农业高科技的神奇魅力,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撑,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将厚植‘三农’情怀,助力家乡振兴,希望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图片由闫微笑提供)